Wang Xiaohui

王小慧是活跃于德国与中国的跨界艺术家,创作领域涉及摄影、影像、雕塑、设计、新媒体艺术与写作等。作品在世界各地展览并被著名个人和机构收藏。至今在国内外出版过五十余部个人作品集和书籍,其中影响最为广泛的是自传《我的视觉日记——旅德生活十五年》。她还成功主持了一些颇具影响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动,德国政府授予她“德中友谊奖”,并被香港《凤凰周刊》评为“影响世界未来华人榜”的五十位人物之一。苏州政府建的“王小慧艺术馆”已于2013年开馆。2015年珠海政府也设立“王小慧城市艺术研究院”。

1.工作中的您是怎样一种状态?生活中的您是一种怎样的状态?

实际上,我的工作和我的生活没有办法分开。我可能是唯一一个把生活和工作真正融为一体的艺术家。德国艺术节主席Dr.Nierens曾经在一次发言中介绍说我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,是“把人生变为艺术,又把艺术作为人生”的最好例子。

在生活中,我做的很多事情在别人眼里都是行为艺术。比如我常年在全世界游走,我把拍摄的肖像作成艺术作品,比如说做成《从眼睛到眼睛》画册、《同一个世界》等等。还比如我拍了七年的孩子的面孔,然后将他们做成《红孩儿》系列等等。

再举个例子,我的母亲是一位作曲家,二十几年前我曾给她抄过一首歌,叫《梨花又开放》。但是我的母亲觉得那首歌太悲伤了,于是她重新写了一首歌给我。二十多年后,我又把这首歌拍成了音乐影片,作为给她的回信。这些都是我们这种人之间的交流方式,其实很艺术化。

2. 作为一个艺术家,您觉得在目前的工作中,哪一部分是你最喜欢的?

我觉得在目前的工作中我最喜欢的是跨界的方式。因为我一直在尝试做各种各样的事情,小到设计一个珠宝首饰,大到制作一个占地20公顷的山体大地艺术。我喜欢的是这种随心所欲的状态,不断地更新和挑战自己。

3. 闲暇的时候您会做些什么来放松自己呢?

我其实没有很多闲暇的时间,可能我唯一的放松方式就是做完一件事情再换一种事情做的时候,让大脑不同部位得到一定的轮流休息吧。

4. 因为工作您一定到处旅行,请问哪个地方给你印象最深刻,为什么?

这些年里,我几乎走遍了世界四个大洲,给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有很多。在我的传记《我的视觉日记——旅德生活十五年》里面专门有一个章节讲述我到处旅行的。我最密集的旅行时期集中在1996年到2000年,在我那本自传中可以读到很多让我难忘的旅行故事。

5. 可以举个例子,和读者分享一下您拍摄的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吗?

我拍过奥黛丽·赫本的晚年,我可能是唯一一个拍摄过她的中国人。当时是在德国的电影节上,张艺谋的《菊豆》正在放映,但是当时因为某种原因张艺谋没有来成,电视台请我替他们做一个电视访谈,在这个访谈上我碰到了赫本。

其实那时候我正在做一本由英国、美国、德国共同出版的肖像摄影集《Close to the Eyes》。电影节主办方跟赫本介绍说我是拍摄肖像非常著名的摄影艺术家,所以允许我为她拍了很多照片。但是当时发生了一件让我非常生气的事情,一家冲印店把我的幻灯片用自动机全部剪断了,整卷的36张照片全部被切断也就是36张底片每张从中剪开。当时我以为这些全都变成垃圾,只好扔掉了,而现在只剩下几张黑白照片。假如当时我知道若干年之后有照片修复技术,有PHOTOSHOP这一类的电脑技术的话,那这些幻灯片就能被挽救下来,这事让我后悔不已,但也已经成为了历史。所以人生不可能没有任何遗憾。

6. 您曾说过“作为一个艺术家,仅仅有幸福,是不够的”为什么?对您来说,幸福又是什么?

我的确说过,作为一个女人,我可能希望多一点幸福。但是作为一个艺术家,仅仅有幸福是不够的。梵高的老师说:“幸福麻痹人的感官。只有幸福的艺术家不知道他要表现什么。”

我在《我的视觉日记——旅德生活十五年》一书里曾写过一段关于幸福的描述,现在可以分享给大家:“幸福的人是一个有远大目标同时不忘记自己是生活在现在的人;一个选择对自己的才能和可能性有挑战性的人;一个对自己的成绩和社会承认感到骄傲的人;一个自尊、自爱、自由和自信的人;一个有社会交往也能享受人际关系的人;一个乐于助人并接受帮助的人;一个知道自己能承受痛苦和挫折的人;一个能从日常生活小事上感到快乐的人;一个有爱的能力的人。”

7. 最后,你会怎样建议读者保持一个愉悦的生活情绪呢?

做你喜欢的事,爱你喜欢的人,这样你就会有愉悦的生活情绪和幸福感了。

The Maker